首页 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玩具 查看内容

中国企业新闻 2022-8-5 23:35 6764 0

整蛊玩具:小玩笑开大了


有人搞恶作剧,故意将“臭屁弹”挤压后丢到他人脚下,“臭屁弹”在3秒内收缩爆炸,挨整的人被熏得手足无措……近年来,“臭屁弹”“电生齿香糖”“后悔药”等各类希奇怪僻的整蛊玩具在交际网站和电商平台走红。半月谈记者观察发现,市场上的整蛊玩具多为“三无”产物,部分整蛊玩具对儿童身心健康存在一定风险。

整蛊玩具花样百出,

很多是“三无”产物

在某电商平台上,半月谈记者找到“臭屁弹”相关商品,其单品销量已跨越4万件。商批评价中,既有青少年附上课堂或同学的照片,暗示“恶搞同学很是好”“同学都被熏晕了”,也有家长评价说“娃娃感觉挺好玩”“孩子很喜好”。

半月谈记者以3元钱包邮的价格,采办了10包“变态+超级臭”的“臭屁弹组合”。该产物为“三无”产物,以卡通图、水果图封装,包装上找不到生产日期、质量及格证、生产厂家等信息。在测试中,记者捏破产物内的水包,“臭屁弹”随即发出爆炸声响,弹出红色污物的同时,散发出浓郁的臭味。开窗透风十几分钟后,臭味才渐渐散去。

据商家先容,除了“臭屁弹”,店里类似的臭气类玩具还有很多,如“液体屁”“臭屁水”等,“整人结果都不错”。

整蛊玩具:小玩笑开大了


记者从电商平台采办的“臭屁弹”,产物包装上既无中文说明,又无生产信息

另一类常见的整蛊玩具是整蛊糖果,如“后悔药”“脑残片”等。这类糖果的包装与药品类似,并模仿药品标注“适用人群”“用法用量”等信息,常配有“脑残人士福音,请勿放弃治疗”等低俗文案。和“臭屁弹”一样,整蛊糖果的包装上没有与生产厂家相关的信息,也没有食品生产答应证编号。

比“臭屁弹”、整蛊糖果更刺激的是恐吓类整蛊玩具,如“假血胶囊”“电生齿香糖”“喷水马桶”“蜘蛛盒”等。

以“假血胶囊”为例,将这款玩具放进口中,待胶囊融化、内容物流出即可实现“吐血”结果。仅在1家网店,其销量已超6000件。有孩子评价说“成功吓到了妈妈”,也有家长采办此玩具“让孩子领会一下演戏流血是咋回事”。

一些商家不竭地经过“利用处景”推介来引诱消耗。按照商品详情页的先容,这些玩具可用于“报复广场乐音、私占车位、宿舍室友”等。很多整蛊玩具单品销量过万。有消耗者不但屡次回购,还在批评中附上整人、吓人的现场图,给大师先容整蛊玩具的“新用处”“新玩法”。

“小玩笑”能够隐藏大风险

半月谈记者观察发现,除了轻易对青少年发生毛病思惟指导外,这些以恶作剧为名的整蛊玩具,还能够对儿童的身材健康形成威胁。

以“臭屁弹”为例,虽然销售的商家宣称产物平安无毒,开释的气体只是“二氧化碳”,但在黑猫赞扬等平台,有家长赞扬“‘臭屁弹’熏得大人和小孩感受头晕恶心”“利用后孩子起了红疹”。

半月谈记者将“臭屁弹”样本送至浙江产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停止检测,检测成果显现,“臭屁弹”粉末含有硫化钠成份。

据先容,硫化钠具有腐蚀性,属于危险化学品。“臭屁弹”粉末中的硫化钠与水包中的酸性液体发生酸碱反应后,会开释出硫化氢气体。该气体具有特别臭味,不但易燃,还会刺激人体呼吸道,激发头晕、恶心等不适。2014年,安徽阜阳一位小门生玩“臭屁弹”,致使近80名同学发生头晕、腹痛症状,并被医生诊断为个人性气体中毒。

“臭屁弹”水包中的酸性液体对人体皮肤具有腐蚀性,孩子在玩“臭屁弹”时,酸性液体极能够飞溅得手上,假如失慎溅到眼睛里,结果不胜设想。一些可以进口的整蛊玩具风险更不容小觑。在“假血胶囊”的商批评价中,有消耗者提到,“食用后恶心反胃,一向吐,吐了半个小时”“喉咙和胃部都烧得慌”。

“电生齿香糖”等触及电流的整蛊玩具,则能够危及消耗者生命平安。2017年,有媒体联系电工测试发现,一些“电人”玩具瞬间电压跨越600伏,远远跨越平安电压范围。

对儿童玩具消耗品要进步监管门坎

2016年,新订正的玩具平安国家标准起头实施,规定了玩具产物必须遵守的机械和物理性能、熄灭性能、可迁移化学元素、标识和说明等强迫性技术要求。

未成年人庇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,生产、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、药品、玩具、用具和游戏游艺装备、游乐设备等,该当合适国家大概行业标准,不得风险未成年人的人身平安和身心健康。

现实中,商家经过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,希望借此回避监管并堂而皇之地售卖这些危险的整蛊玩具。在某采购批发网站,半月谈记者与部分厂家、店肆获得联系,发现某“电生齿香糖”产物现实上由一家橡塑五金厂生产,而销售“臭屁弹”的某个体户,其工商挂号的经营范围只包括“网上销售手套、箱包、饰品”。

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以为,国内儿童玩具销售市场缺少有用的质量控制手段和市场准入制度,致使部分冒充伪劣、精雕细刻的玩具流入市场。

北京德和衡(杭州)律师事务所主任程学林暗示,市场监管部分要增强对风行产物的关注,对“三无”产物、题目产物要实时查处。此外,相关平台也要有用承当社会义务,对赞扬多发的儿童产物要果断下架。

中国群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倡议,家长和教员该当增强对孩子的平安教育,帮助孩子建立理性消耗观,提升自我庇护才能。家长为孩子选购食品和玩具时,要优先斟酌产物能否平安、能否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,不要为了逢迎孩子爱好采办“三无”玩具。

作者:许舜达 王聿昊

来历: 半月谈

最新评论(0)

© 2022-2024 企业新闻网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本站内容由网友分享或转载自互联网公开内容,如有侵权请反馈到邮箱 1415941@qq.com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,加急删除请添加站长微信:15314649589

微信扫描,加站长微信

企业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