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教育 查看内容

企业新闻网 2022-11-24 17:03 7659 19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

前段时候和几个朋友集会


其中一个朋友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当班主任,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小事:


有一回,她构造了一场课外活动。


首先要求家长写下孩子在家经常做的3件事,然后再让孩子写下怙恃平常最常做的3件事。


当她把这些反应收集起来后,却发现成果惊人地分歧:


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,他们的怙恃也总是刷剧、逛淘宝、看短视频;


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,他们的怙恃也总是饮酒、玩牌、打麻将。


更让朋友惊奇的是,全班一共三十几个孩子,只要2个孩子在纸条上写了怙恃平常会在家里看书。


面临这样的成果,朋友感慨很多:


“常日里,我们总是呼吁家长管孩子。可现实上,想要管好孩子,做家长的首先要管好自己。”


偶然辰,假如怙恃感觉自己为教育孩子支出了很多精神和时候,孩子却照旧没能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。


无妨发出一向放在孩子身上的眼光,深思一下自己。


究竟,教育最大的危险,实在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正在拼命育儿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教育最隐讳的

是只在孩子身上用力


我们不能不认可一个究竟:


随着年数的增加,我们看书的机遇越来越少了。


明显也晓得阅读的重要性,可还是由于工作、生活等各类缘由,天天一回家就只想躺在沙发上玩手机。


就像央视教育短片《听,孩子们在说》中所描画的那样:


早晨,一家三口坐成一排,爸爸正在玩游戏,妈妈则沉迷电视剧。


而女儿,只能抱着玩具坐在中心。


她小声地说:


“你们要我好勤学,可是你们凡是自己都管不住自己。”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
更有甚者,把家庭酿成了麻将馆:


大人们聚在一路打麻将,一边高声鼓噪,一边吞云吐雾。


全然忘了旁边还坐着个孩子,只听他说:


“我晓得我不是他人家的孩子,但你们也不是他人家的怙恃。”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
难怪有位央视主持人曾说,中国的教育,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家长。


“我总感觉天天在家打麻将的怙恃,是很难教会孩子念书的。很多家长总是在埋怨孩子不够进步,然后把义务说成社会题目、教育题目,实在这类埋怨里面相当大的比例藏着推辞义务的部分。”


确切,教育最隐讳的,就是只在孩子身上用力。


之前看过一则消息:


安徽有一位爸爸,平常忙着做买卖。


等他想起管束孩子时,才发现13岁的儿子已经沉迷游戏不能自拔。


可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儿子不但无动于衷,还反问他:


“你有才能你学点文化,你怎样不考大学?”


不自律的怙恃,很难养出优异的孩子。


若怙恃都没法控制自己,更不要期望孩子可以自觉自动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怙恃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员
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黉舍


在黉舍里,教员教的是一样的常识,孩子看的是一样的课本。


可久而久之,却出现了“尖子生”和“差生”。


这是为什么呢?


现实上,怙恃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员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黉舍。


除了课本上的常识之外,一个孩子学到的绝大大都常识都来历于他的怙恃与家庭。


教员保证不了孩子的习惯,惟有怙恃具有阅读、思考的习惯,孩子才会模仿,用好习惯赢得平生的优异。


教员也保证不了孩子的好成就,惟有怙恃先管好自己,营建进修型家庭,孩子才能罗致常识,勤学苦练,一步步迈入更好的学府。


还记得之前阿谁被全网怒赞的彝族小伙苏正民吗?


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他,曾作为优异结业生代表在结业仪式讲话。


在他的论文称谢部分,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:


虽然家庭贫苦,但父亲却是“一个极爱念书进修的人”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
正因父亲的影响,他才爱上了念书。


还有阿谁培育出5个名校博士、1个名校硕士的“博士之父”蔡笑晚。


在孩子刚诞生的那几年,他们百口蜗居在一间租来的16平方米的老屋中。


这里虽然夏热冬冷、陈旧不胜,但蔡笑晚却在墙壁上贴满了爱因斯坦、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画像。


他一偶然候就会跟孩子一路看书,给孩子讲精采人物的故事,将这里酿成了一间书房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
怙恃是孩子毕生的教员,对孩子怀有平生的义务。


那些黉舍教育难以覆盖的部分,只能靠怙恃和家庭逐一填补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孩子长亨衢上

最不应偷懒的是怙恃


我们经常思考,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?


为此,很多怙恃费尽心机、掏空余额给孩子买学区房,却不晓得实在的起跑线,实在就是自家的书房。


正如吉姆·崔利斯在《朗诵手册》一书中写的那样:


“你也许具有无尽的财富,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。可是你永久不会比我富有,我有念书给我听的妈妈。”


实在,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期待破土而出的种子。


作为怙恃,只要给孩子供给了肥沃的地盘,天天悉心浇灌,并按照孩子的特点挑选合适的培育方式后,才有资历去静待花开。


也许有的怙恃会说,我就是不爱进修,从小没养成习惯,现在更是看不进去书。


假如是这样,我想分享一个被评为“全国鞭策念书十大人物”的李振村说过的故事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图片来历:全景视觉


有一个单亲妈妈,单独抚养两个刚上小学的双胞胎兄弟。


天天早晨,孩子造作业,她就捧着本书在边上看,直到兄弟俩都考上了北京著名的大学。


有一回,她问兄弟俩:“你们晓得妈妈有多苦吗?”


兄弟俩回答:“我们晓得,你又要工作又要照顾我们......”


没想到她却摇了点头:


“这倒不苦,就是天天陪着你们看书太辛劳了,实在我一个字都不熟悉......”


没有教欠好的孩子,只要不愿意教的怙恃。


教育孩子的路上,怙恃若只晓得偷懒,那才真的是迟误了孩子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教育孩子的霸道

是固执地种植自己


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讨,试图寻觅与孩子成就高度相关的身分和与孩子成就无关的身分。


成果发现,高度相关的几项身分别离是:


孩子的怙恃在家说英语(这一项可以了解为支流社会说话,在中国就是说普通话);孩子的怙恃加入了PTA(家长与教师结合会);孩子家里有很多藏书(根基上都是怙恃看的)。


而无关的几项身分别离是:


家庭空气很是和睦;比来刚刚搬到一个比力好的小区;怙恃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;孩子经常被打屁股;孩子加入了儿童成长起步计划。


也就是说,怙恃是什么样的人,远比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。


之前网上有个题目: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究竟能否是一句假话?


下面一则高赞回答这样写道:


“现实上,怙恃才是孩子实在的起跑线,是怙恃决议了一个孩子从哪儿起头跑,往哪儿跑,怎样跑。”


简直如此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图片来历:全景视觉


育儿,要先育己;家教,就是要自己先晓得。


作为孩子的哺育者,怙恃要对自己严酷要求,晓得进修与深思,更正坏习惯,身先士卒。这里面,既藏着为人怙恃的修行,也藏着孩子发展的土壤。


点亮“赞”,从这一刻起,在生活的点滴中,为孩子建立楷模。


究竟,只要怙恃自己先活成一道光,才能尽己所能去照亮孩子,引领他们不竭前行。



常见的教育误区,是一群不念书的怙恃在拼命育儿


作者:可乐妈。来历:男孩派,关于哺育男孩的干货,这里都有;关于哺育男孩的苦甜,这里都懂;家有小男孩,接待关注男孩派。读者经授权公布,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
最新评论(19)

引用 却写杂布计 2022-11-24 17:13
转发了
引用 墙和鸡蛋 2022-11-24 17:13
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色,并不都是要学习好。只要孩子行的端,走的正,认真工作,孝敬父母,遵纪守法,父母的教育就是成功的。社会上一些好的机会留给学习成绩好的孩子,那是社会的问题。
引用 无人岛屿颈 2022-11-24 17:12
育儿,要先育己;家教,就是要自己先懂得。
作为孩子的养育者,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,懂得学习与反思,改正坏习惯,以身作则。
引用 ffycxyw2274436 2022-11-24 17:12
其实,家长认真做自己想做的正能量的事,给孩子树立榜样,引导教育孩子。
引用 Jacqueline季 2022-11-24 17:11
育儿,要先育己;家教,就是要自己先懂得。
作为孩子的养育者,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,懂得学习与反思,改正坏习惯,以身作则。
引用 却写杂布计 2022-11-24 17:10
毒鸡汤
引用 音乐之家1 2022-11-24 17:10
以身作则
引用 执着等待等wc 2022-11-24 17:10
转发了
引用 快乐人L 2022-11-24 17:10
转发了
引用 敢想敢做敢拼 2022-11-24 17:09
转发了
引用 杨柳657 2022-11-24 17:08
转发了
引用 无人岛屿颈 2022-11-24 17:08
转发了
引用 今早我梦醒了坎 2022-11-24 17:07
育儿,要先育己;家教,就是要自己先懂得。
作为孩子的养育者,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,懂得学习与反思,改正坏习惯,以身作则。
引用 天一教育培训寐 2022-11-24 17:06
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: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我就自己先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父母的以身作则,才是孩子心中的榜样。
从不求孩子大富大贵,只求孩子由里到外的阳光。
很欣慰,如今孩子成了我的生命之光t
引用 哈哈SE7 2022-11-24 17:05
父母不努力,却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。当父母的恐怕早已忘记,自己的懒惰,会祸及子孙![捂脸][捂脸]
引用 luly靓 2022-11-24 17:05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孩子往往是父母的镜子,照出父母的影子。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够优秀,缺点多,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好,可是我们也没有别人家的父母优秀。我们总是期待孩子成为优秀的人,但是我们有没有想想自己为人父母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呢?
引用 十二音阶囤 2022-11-24 17:05
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,而在于,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,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。书读得越多,越懂得世间万物背后自有的规律,对待很多事物心态是平和的、是通达的。其实人这一辈子是孤独的,唯有书籍,能丰富你的精神世界,陪伴你走过漫长的岁月。
引用 123456881 2022-11-24 17:04
“毕竟,教育最大的危险,其实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正在拼命育儿。”很有感触的一点。
就拿我家情况来说吧,每次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孩子爸爸看似陪在旁边,可是却拿着手机,刷着抖音,还带声响。每看到这一幕,气就不打一处来。私底下提醒很多次,可就是记不住,所以孩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,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。
每次都会和孩子爸爸说,家里要少玩点手机,可以多看点书,或者陪孩子阅读,玩耍都行。可孩子爸爸呢,明面上说:“好好好!”可还是到家“葛优躺”,手机照刷不碍事。咳嗽一下,看他一眼吧,他会把手机放下,可没过两分钟就拿起来。要么直接跑门外,干脆不管孩子。所以中国女性刚强都是被这些大老爷们儿给“锻炼”出来的。
作为父母都明白“言传身教”的道理。结果做到的只有“言传”,却忘记“身教”。叫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,自己一边刷着短视频,一边说着,这如何让孩子信服要用心读书。
所以,当父母的要想孩子做得好,只用管好自己就行,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对的事情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孩子不用你再说些什么,他都能看得见,并按照你的样子学起来。总之,孩子是自己的,你想让他成为什样的人,关键还是看父母怎么做啦。
引用 银鲜目江探 2022-11-24 17:04
育儿,要先育己;家教,就是要自己先懂得。
作为孩子的养育者,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,懂得学习与反思,改正坏习惯,以身作则。

© 2022-2024 企业新闻网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本站内容由网友分享或转载自互联网公开内容,如有侵权请反馈到邮箱 1415941@qq.com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,加急删除请添加站长微信:15314649589

微信扫描,加站长微信

企业新闻网